Keith 看 iPad 的發表

2010年1月27日(美國時間)下午 14:00 ,iPad 在萬眾矚目下由 Steve Jobs 正式發表。幾乎全球關於科技類別的電子媒體、新聞均以大篇幅的方式來報導這次 Apple 所推出的產品。所造成的盛況,應該大家都印象深刻,甚至隔天辦公室有大多數的同事都在討論 iPad,這也顯示著 Apple 的每一舉一動,都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我想產品的軟、硬體規格,在各大媒體均有詳細的說明與刊載,此文中也不多作硬體上的探討。讓 Keith 覺得比較有趣的是,透過 iPad 這款產品的戰略意義,來窺視 Apple 對於市場的下一步的策略方向、軟體服務內容。

介於 Smartphone 與 Notebook 的產品

iPad 由於採用與 iPhone 相同的作業系統,讓頗受好評的 UI 與 User Experience 延伸到全新的 iPad 產品之上,同時也讓 iPad 同時相容於 APP Store 上超過 14 萬個應用程式。這是一個相當聰明且保險的作法,就如同 Play Station 3 上市初期時,也能同時向下相容 Play Station 2 的作法雷同,直接讓使用者或玩家可以延續使用以往曾購買的 iPhone 應用程式或遊戲,可以有效的消除買來之後無法發揮功能的疑慮。

但,就如同 Apple 發表會中所提及的,這個產品是介於 iPhone 與 Notebook 之間的產物。Apple 不希望使用者用 iPad 去取代 Notebook,所以你可以看到 Notebook 中很常見的功能在 iPad 都沒有出現(多工、螢幕輸出…等等)。Apple 所打的算盤是建立起有別於 Notebook 及 Smartphone 之間不同的軟體與服務產業。所以,我們看到了與 iPad 一同推出的 iBook Store、 iPad App Store。往後會不會 Apple 會不會透過 iPad 提出另外其他的殺手級應用,我們還可以持續觀察。

電子書戰場逐漸白熱化

Apple 成功的推出了 iTunes 線上音樂商店,至 2009 年 1 月為止,iTunes Store 已經售出超過 60 億首歌曲,佔有全球線上音樂銷售量超過 70%,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敵,而 iPhone App 軟體商店的發展更為驚人,超過 14 萬個應用程式與超過 25 億的的下載次數,更讓 Apple 在 2009 年手機產業中一舉超越 Nokia 成為獲利王。在線上音樂與軟體商店上均獲得巨大成功的 Apple ,當然也不會放過目前尚未成熟的的電子書市場。

從 Amazon 推出 Kindle 以來,電子書熱潮逐漸吸引你我的目光,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In-Stat 的預測,全球電子書將在 2013 年成長至近 3000 萬台,並創造 11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不過個人認為在 iPad 加入市場之後,實際數字應該會比預測的來的更多)。與 iPad 一同推出的 iBook Store 更可以展現其 Apple 進入電子書市場的強烈決心,挾著五大出版商(Harper Collins、Hachette、Penguin、 MacMilan、以及 Simon & Shuster)內容奧援,iTunes Store 時代就建立的完備購買流程、付款機制與龐大的會員資料庫,讓 iBook Store 在起步就與其他廠商更佔有優勢。

另外,由於 iTunes Store 與 App Store 的出現,讓獨立音樂人與個人軟體開發人員(工作室)也能透過這個平台直接進行販售,這樣的商業模式也獲得巨大的成功。我們更可以大膽推測,iBook Store 往後也會讓素人作家直接跳過出版商,直接將自己的作品發佈到 iBook Store 進行販售,而衍生出不同的於現今出版商業模式。以往由於書籍發行之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所以出版商都會先行針對書籍內容、市場預測、讀者分佈進行評估,以避免投入的資金無法回收。或許有許多人會憂心少了這些以往該有的審核流程與評估,市場會逐漸出現言之無物的書刊與讀物。這點我倒是覺得不用擔心,Apple 在開放素人販售作品之前,應該會有一套如同 App Store 的審核流程,另外市場也有自然有一套淘汰機制,唯有真正有內容、真正受歡迎的書籍,才會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與購買。(就像現在的部落格成千上萬個,真正受歡迎的部落格都是,而毫無內容的部落格根本無法吸引人的目光。)

iPad 會不會撼動 Amazon 在電子書市場的地位 ?

首先,我們來看看 Amazon Kindle 的硬體特性。Kindle 是採用電子墨水技術所製作而成的電子閱讀器,除了電子墨水閱讀感與一般書籍讀物雷同,不易造成眼睛的疲勞感外,在陽光下也易於閱讀,而且僅在使用者換頁時會消耗電力,待機時間更可達兩、三個禮拜,相較於採用 LCD 作為 iPad 顯示媒介來的更適合長時間閱讀,電池續航時間也是 Kindle 的一大優勢。iPad 的推出,也許會讓原本對 Kindle 觀望的使用者琵琶別抱,但 Kindle 與 iPad 的硬體差異性,還能讓 Kindle 保有一定的優勢。另外 Amazone 也開放了 Kindle 的 SDK,打算學習 App Store 的商業模式,提供軟體開發者也能打造 Kindle 應用程式,延伸 Kindle 的產品多元性與產品生命週期。

另外,目前 Amazon 除了 Kindle 硬體外,也提供了如 iPhone、 PC 上的閱讀軟體,未來更會有 BlackBerry、Mac 與 iPad 的版本推出,讓使用者在 Amazone 上所購買的電子書皆能橫跨不同的平台進行閱讀,這樣的策略讓 Amazon 延伸了戰線,也與 Apple 一貫採取的策略(線上所購買的音樂、應用程式、數位媒體…等等,僅只支援 Apple 所推出的硬體)不同。

從以上資訊我們可以推知,戰場是在線上的平台與服務,而非 Kindle 或 iPad 硬體上。由於 Apple 與 Amazon 所採取的策略並不相同,往後電子書市場到底是鹿死誰手,現在還很難有一個定論。

電玩產業所面臨的挑戰

在 iPhone 推出以前的手機遊戲,雖然都是大多以 Java 來開發,但是因為規格的不統一(如螢幕解析度、記憶體大小、硬體配置..等等),讓遊戲開發廠商必須依照不同的硬體進行調整與測試,讓開發成本大為提高。有些遊戲甚至為了屈就於較弱的硬體規格,刪減內容與影音表現,結果導致無法滿足玩家。其次,以往的手機遊戲,皆是透過電信商的加值平台銷售給玩家,如果要銷售至其他國家,則必須與當地的電信商重新談判,大大提高了執行門檻。以上種種原因,導致手機遊戲市場以往雖被遊戲製作廠商寄予厚望,但一直無法有效打開市場。

這些情況,卻在 App Store 推出之後陸續的被解決。iPhone 規格統一,遊戲廠商無須針對不同的硬體進行調整測試,多點觸控、大螢幕、結合社群網路的特性讓傳統遊戲型態產生了不同的變化,也讓不同的創意得以實現。App Store 更跨過了國際間的藩籬,讓全球的玩家直接可以透 App Store 平台直接購買他們所感興趣的遊戲。App Store 推出以來,遊戲在 App Store 的發展超過了 Apple 一開始的想像,遊戲大廠如 SEGA、Capcom、Konami …等等,也陸陸續續的在 iPhone 推出了旗下如特攻神諜、惡靈古堡招牌作品來吸引核心玩家。根據下載排行榜資料顯示,付費軟體前10名中,遊戲類型佔8名,而免費軟體前10名中,遊戲類型佔了5名,以此看來,遊戲可說是目前 iPhone 使用者最受到歡迎的軟體類型,也成功寫下遊戲產業不同的一頁。

如同 Jobs 在發表會中所提及的, iPad 是被定義為 Smartphone 與 Notebook 之間的產品,我們也可以 (假設) 類比 iPad 也是掌上型電玩與 Video Game Console 之間的產品。可以預見 iPad 開啟了不同於傳統遊戲機之間的另外一條戰線,讓遊戲玩家在掌上型電玩與 Video Game 多了一項選擇。從 iPad 發表以來,大多數評論與預測皆僅圍繞著電子書產業,卻鮮少討論 iPad 對於電玩產業是否會帶來不一樣的衝擊。但是我們可以依照 iPhone 的經驗來大膽的推測,iPad 推出也會讓帶起另外一波遊戲風潮(已經有部份遊戲製作廠商如 EA、Namco、Bandai 已經磨刀霍霍的瞄準這個全新的市場)。然而任天堂、Sony、Microsoft 怎麼面對這樣的產業變化,的確是可以讓我們好好的拭目以待。

結語

iPad 從發表至今,各方的討論與話題持續不斷,不管是正反意見,都不斷有人提出討論。不過,挾著 Apple 的品牌效應、嶄新的 iBook Store 線上平台、較為平近易人的價格(相較於 Apple 其他的產品)…等等,相信在 iPad 上市之後還會有一波熱潮。也難怪拓墣將iPad銷售量預估,從原本的4百萬台調高至7百萬台。不管如何,廠商提供了更多元的產品與彼此之間更激烈的競爭,最後的受惠者都是我們消費者。

0 意見: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